洛阳仙鹤纪念园

沪剧起源于吴淞江,被称为“唱出来的上海话”,是代表上海城市独特形象的戏剧。1914年左右,起源于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的本地滩簧改名为申曲。1941年前后随着上海沪剧社的成立,申曲正式改称为沪剧,得以在上海真正立足。筱文滨正是沪剧转型过程中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。

洛阳仙鹤纪念园.jpg

学习申曲 肩挑重担

筱文滨少年时代就常在家附近的茶馆、游艺场听本地滩簧,迷上了当时的申曲大家邵文滨的唱腔,成为了一枚“小粉丝”。1920年,筱文滨得以拜邵文滨为师习艺,后将自己的本名张文俊改为筱文滨。

邵文滨对这个徒弟从点滴处严格培养,而筱文滨读过几年书,有一定文化基础,人又聪明肯钻研,平日里跟着师傅后面学戏听戏,眼睛看师傅摆身段,心里记词谱,有空就自己练咬字、吐音和运腔。练到有点把握了,再请邵文滨看了指点纠正。就这样,筱文滨跟随邵文滨学戏整整6年,有了极大提升,更得到不少上台演出的机会,颇得观众好评。

23岁时,师傅邵文滨意外去世,筱文滨不得不挑起剧班重任。在众人扶持下,筱文滨逐渐立起门户,能够在多家茶楼演出,积累不少观众,被同行称为“小辈英雄”。

洛阳仙鹤纪念园2.jpg

博采众长 开宗立派

1931年,筱文滨与当时申曲名旦筱月珍结为夫妻,二人各取名字中一个字,共建文月社,后扩建为文滨剧团。名角联姻,一起上台,观众自然买单,甚至跻身当时最热闹的新世界游乐场、大世界游乐场。

期间,本地滩簧开始与京剧、昆曲、常锡文戏、梆子和弹词等各种艺术形式接触,既互相竞争,又互相影响,逐步在向申曲演变。筱文滨主动把目光投向其他剧种,广泛涉足,多方留意,尤其对京剧和评弹情有独钟。筱文滨的艺术风格也逐渐成型,所谓沪剧“文派”由此开创。“文派”唱腔继承了师傅邵文滨软糯好听的“道士腔”,又吸收了其他剧种和南北曲艺的演唱技巧,如京剧马派的咬字和谭派的润腔,评弹俞调的一字九转之韵味,再上加中国诗书文章吟诵的节奏声调,形成音韵严谨、气息平稳、流畅飘逸、柔和动听、韵味醇厚的唱腔。当时观众甚至称筱文滨的演出为儒雅申曲。

洛阳仙鹤纪念园4.jpg

推陈出新 改造剧种

而筱文滨被后世尊为沪剧泰斗,更在于他敢为人先,大胆改革。

他很早就请了徐醉梅等三位文明戏演员担任说戏先生,提升艺人文化和对剧本的理解,同时编制剧本,率先推行幕表戏。他倡导沪剧西装旗袍戏,推出了一批反映上海社会生活的时装剧,其中的《贤惠媳妇》在1938年还被拍成电影,筱文滨任男主角,也是申曲历史上第一次被搬上银幕。

此外,筱文滨还主张向话剧学习舞台布景、灯光、化妆、服饰、道具的运用,演出伴奏形式上也进行了革新,增加了唢呐、锣、扬琴、秦琴、小提琴和大提琴等乐器,改善了演出效果,增强了艺术表现力。筱文滨甚至在当时已经利用最新的海报广告和电台演出的方式,扩张了文滨剧团的影响力和申曲的普及度,带动整个申曲界的改革创新,推动了申曲综合艺术的发展。

洛阳仙鹤纪念园3.jpg

广聚名流 蜚声沪上

因为筱文滨的个人影响力,同时他又能慧眼识人,虚怀若谷,一大批申曲人才纷纷加入文滨剧团。1939年,“申曲皇后”王雅琴携新雅社也并入其中,王雅琴更成为了文滨剧团的主要台柱,她和筱文滨搭档演出的《碧玉簪》一炮走红。邵滨孙、王盘声、袁滨忠这些沪剧下一代翘楚,也由筱文滨发掘、提携。当时申曲界的名角红星甚至都以加盟文滨剧团为荣,丁是娥、石筱英、杨飞飞、赵春芳、解洪元、筱爱琴等先后聚集到文滨剧团旗下,文滨剧团可谓名角荟萃、人才济济、盛极一时,当时被世人称为“水泊梁山”。

1986年筱文滨因病在上海逝世。其一生经历了本滩、申曲、沪剧三个阶段,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沪剧发展的轨迹。如今,筱文滨安眠于上海福寿园,也许正是因为沪剧泰斗的影响力,他的朋友、学生如王雅琴、石筱英、杨飞飞、赵春芳、邵滨孙等沪剧界名家在身后都选择了福寿园作为人生的安息之地,围绕在一代宗师的周边。一座座无言的墓碑犹如“文滨剧团”犹在,声声沪剧,经久不息。